
40名孩子有序疏散,6支救援队半小时搜救完成,毫不费力or非常努力?
当一场自然灾害来临,学校里的孩子要如何应对,村里的大爷大妈要怎么办。在曾经历过台风的这个山东村庄里,这两个问题有了解答。
地震了,40名学生有序疏散!
青州市王坟镇王坟小学发生“地震了”?,几十名学生四散“逃生”!
在王坟小学四楼发生的“地震”,外部墙皮脱落,墙体虽无开裂,但玻璃门破碎,内部装饰物脱落,家具也出现翻倒的情况。
刺耳的警报声在校园中响起。
警报口令发出后,正在上课的师生立即放下书本,各班主任立即组织学抱头、弯腰,按照既定的疏散路线。不到10分钟,40多名学生就从教学楼里有序撤离到指定集合地点。
师生们在抵达指定地点,顺利集合后,王坟村社区志愿者救援队的队员及各班老师、班长迅速清点人数,并汇报给相关负责人,整个疏散过程紧张有序。随后,学生们有序的返回教室。
30分钟完成,“地震搜救”救援
在另一边的村子里,则有村民“受伤”,有村民抱着腿在墙角一处遮蔽物下,发出“痛苦”的呻吟,急需救援,可缺少相应的自救工具。
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采用“两人一组”的方式进行搜救,从右侧墙壁的稳固处进行搜救。发现被困村民后,了解到该村民的腿部有钢筋穿刺过,发生“骨折”,但队员并没有贸然将钢筋抽出,而是对伤口进行紧急止血。
作为村民的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佩戴齐全的救援装备后,立即展开应急响应、信息收集、人群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救援队按照预案分设信息组、救援组、医疗组和后勤组。在清点撤离人数后,对未撤离到安全应急避难场所的村民实施搜索救援。队员根据现场情况判断,目前该房屋属于中度破坏,房屋还在地基上,仅为营救生命才进入,所以可以进入进行搜救。
此时,队员利用身边常用的物品进行包扎和救护,以确保伤员不会因为失血过多或感染而死亡。同时,队员发现会导致很多物品倒塌和损坏,还借助结绳的方法,高效节省力气,搬运物品,及时将“伤员”送往安全区域治疗。
仅用了30分钟,地震搜救救援完成。
6支壹基金,灾后社区志愿者救援队
不要担心!!!
以上的地震、火灾是来自壹基金、山东省慈善总会开展的山东壹基金“温比亚”台风灾后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的社区志愿者救援队综合应急演练活动。
来自潍坊市应急管理局、青州市应急管理局、王坟镇党委政府等有关单位及王坟村等青州、寿光6个项目村的60多名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参加了本次演练。
10月30日至11月1日,壹基金和山东省慈善总会在青州市庙子镇曹家庄村,寿光市稻田镇南韩村、纪台镇东埠村、稻田镇李营村、侯镇草碾子村也先后开展了壹基金社区志愿者救援队的综合应急演练活动。
长期以来,壹基金的防灾减灾工作一直以社区和学校为抓手,通过社会组织的实施,致力于提高社区和学校的防灾减灾能力,创建韧性家园。
由壹基金支持的2018山东壹基金“温比亚”台风灾后儿童服务和社区减灾及生计恢复综合发展项目于2018年12月18日启动至今,已开展近一年的时间。培育的这6支社区志愿者救援队,是山东省首批壹基金安全家园社区志愿者救援队,有102名队员。
社区志愿者救援队从2019年2月成立至今,在壹基金、山东省慈善总会、潍坊市、青州市、寿光市应急管理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包括“备灾与自救、灾难医疗、简单搜救等减灾技能培训,制定了社区应急预案,完成了项目既定目标。
2019年8月在山东遭受“利奇马”台风灾害期间,6支壹基金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全面投入到备灾救灾工作中。正因为日常多次培训,老乡们自己动手做紧急预案,绘画逃生路线图,这样的防灾减灾意识已经在老乡们心中坚固起来。
“我的孩子也在这所学校中,看到他能有序快速的撤离,在这过程中还能将其他同学保护好,我觉得十分欣慰。”志愿者张先生说。
他是青州市王坟镇王坟村的一名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先后经历过两次台风。在壹基金开展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项目后,他参加了培训,并将相关减灾知识传授给村民和家人。
在今年的“利奇马”台风中,他所在村的村民无一人受伤,他还淌水帮助其他村庄的被困村民,输送救援物资。
由于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外界救援尚未到达时,受困者多数靠自救或互救脱险。社区作为承担灾害风险的主体,也是第一时间自救互救的主力,提高社区和居民的防灾减灾能力,能够很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
减灾、救灾和重建中,公众参与的方式有很多种,每个人都能提升自我应对能力减轻损失也是尽我所能,人人公益的一种体现。